導讀:近年來,我國的乙烯工業發展迅猛,乙烯產能較之以前大幅度提高。我國乙烯工業今后的發展將更加注重科學發展,更加突出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抓緊結構調整,以促進我國由乙烯生產大國向乙烯生產強國的歷史性轉變。
我國乙烯市場迅猛膨脹
近日德國調研公司Ceresana公司發布了一份有關中國乙烯價值鏈的研究報告。
報告著重闡述了用于生產HDPE、LLDPE和LDPE的乙烯如何成為石化行業重要的原料,以及乙烯在過去八年的增長勢頭迅猛與其重要性提高之間的關系。
該公司稱,截至2013年,中國乙烯市場銷量已經翻了一倍以上,銷售額增至190億美元。
Ceresana公司說,中國不僅進口大量的乙烯,還不斷增加HDPE、LLDPE、LDPE和PET預產品乙二醇的進口。中國的五年計劃包括力爭到2015年把對乙烯及其應用的自足程度提高至64%以上。
這家調研公司指出,由于中國的原油資源有限,石化行業必須依賴進口。未來的希望被放在了CTO(煤制烯烴)技術上,可充分利用中國儲量豐富的廉價煤炭。中國的PVC進口量有所下降,主要因為煤基PVC生產在總生產中所占比例已增至3/4。
中國聚乙烯行業將作為乙烯的主要消費力量,占到目前中國乙烯需求總量的60%。
乙烯裝置規模不斷增大
我國乙烯裝置2013年產能已提高到1728.9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也超過世界平均規模52萬噸/年。
鑒于國家*新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所有規劃和新建乙烯裝置規模應達到100萬噸/年,而新建煤基烯烴MTO裝置規模需在50萬噸/年以上,且目前國內在建、新建的中資或中外合資石腦油裂解裝置項目規模均在80萬噸/年或以上,因此2015年我國乙烯裝置的平均規模將從2013年的61.75萬噸/年進一步增加到65萬噸/年以上。
國內對乙烯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間仍將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預計乙烯當量消費量將從2013年的3900萬噸猛增至2015年的4400萬~4500萬噸,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的較高水平,產銷兩旺。
未來我國乙烯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而目前當量消費缺口仍較大,約為53%左右,這表明我國乙烯工業仍有一定發展潛力。隨著新建裝置的投產和已有裝置的擴大產能,我國乙烯當量消費自給率將從目前的49%提高至2015年約70%。
發展中面臨問題
近年來,中國煤制烯烴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12年國內已建成投產煤經甲醇制烯烴裝置3套,包括神華包頭項目,年產乙烯和丙烯各30萬噸;神華寧煤項目,年產丙烯52萬噸;大唐多倫項目,年產丙烯46萬噸。另外,2013年建成投產的甲醇制烯烴目有:中國石化中原乙烯年產20萬噸烯烴項目;寧波禾元化學有限公司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上述項目合計甲醇制烯烴產能為238萬噸。
乙烯是石化工業的基礎原料,隨著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先導的經濟化進程的推進,我國乙烯工業在原料缺乏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既面臨著以常規、中低檔產品為主的中東乙烯工業的追趕和沖擊,又面臨著以功能化、差別化、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堵截和阻擋,還存在著產能過剩、以中國大陸為目標市場的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東南亞國家等周邊國家地區的圍困和競爭。
我國乙烯市場迅猛膨脹
近日德國調研公司Ceresana公司發布了一份有關中國乙烯價值鏈的研究報告。
報告著重闡述了用于生產HDPE、LLDPE和LDPE的乙烯如何成為石化行業重要的原料,以及乙烯在過去八年的增長勢頭迅猛與其重要性提高之間的關系。
該公司稱,截至2013年,中國乙烯市場銷量已經翻了一倍以上,銷售額增至190億美元。
Ceresana公司說,中國不僅進口大量的乙烯,還不斷增加HDPE、LLDPE、LDPE和PET預產品乙二醇的進口。中國的五年計劃包括力爭到2015年把對乙烯及其應用的自足程度提高至64%以上。
這家調研公司指出,由于中國的原油資源有限,石化行業必須依賴進口。未來的希望被放在了CTO(煤制烯烴)技術上,可充分利用中國儲量豐富的廉價煤炭。中國的PVC進口量有所下降,主要因為煤基PVC生產在總生產中所占比例已增至3/4。
中國聚乙烯行業將作為乙烯的主要消費力量,占到目前中國乙烯需求總量的60%。
乙烯裝置規模不斷增大
我國乙烯裝置2013年產能已提高到1728.9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也超過世界平均規模52萬噸/年。
鑒于國家*新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所有規劃和新建乙烯裝置規模應達到100萬噸/年,而新建煤基烯烴MTO裝置規模需在50萬噸/年以上,且目前國內在建、新建的中資或中外合資石腦油裂解裝置項目規模均在80萬噸/年或以上,因此2015年我國乙烯裝置的平均規模將從2013年的61.75萬噸/年進一步增加到65萬噸/年以上。
國內對乙烯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間仍將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預計乙烯當量消費量將從2013年的3900萬噸猛增至2015年的4400萬~4500萬噸,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的較高水平,產銷兩旺。
未來我國乙烯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而目前當量消費缺口仍較大,約為53%左右,這表明我國乙烯工業仍有一定發展潛力。隨著新建裝置的投產和已有裝置的擴大產能,我國乙烯當量消費自給率將從目前的49%提高至2015年約70%。
發展中面臨問題
近年來,中國煤制烯烴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12年國內已建成投產煤經甲醇制烯烴裝置3套,包括神華包頭項目,年產乙烯和丙烯各30萬噸;神華寧煤項目,年產丙烯52萬噸;大唐多倫項目,年產丙烯46萬噸。另外,2013年建成投產的甲醇制烯烴目有:中國石化中原乙烯年產20萬噸烯烴項目;寧波禾元化學有限公司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上述項目合計甲醇制烯烴產能為238萬噸。
乙烯是石化工業的基礎原料,隨著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先導的經濟化進程的推進,我國乙烯工業在原料缺乏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既面臨著以常規、中低檔產品為主的中東乙烯工業的追趕和沖擊,又面臨著以功能化、差別化、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堵截和阻擋,還存在著產能過剩、以中國大陸為目標市場的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東南亞國家等周邊國家地區的圍困和競爭。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1月18日,從所羅門公司2017年度烯烴裝置績效評價會議上獲悉,鎮海煉化乙烯再次處于水平,這是鎮海煉化乙烯自2011年參評以來,連續第4次獲得這一殊榮。
- 2014-08-04 13:50:00
- 858
-
乙烯是石油化工行業的基本原料,乙烯產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乙烯工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二大乙烯生產和消費國。
- 2014-08-04 13:50:00
- 93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