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市場分析】在化市場的背景下,為數眾多的光伏企業以將工廠和銷售渠道外遷,同時加大對國外技術型光伏企業收購作為應對“雙反”的方式之一,這種落地“終端市場”的做法見效很快,也是目前光伏企業面對“雙反”的底氣之一。
光伏經歷的那些“雙反”事件
美國次“雙反”
美國*于2012年10月11日公布的對華光伏“雙反”終裁結果顯示,凡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光伏產品必須繳納18.32%~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繳納14.78%~15.97%的反補貼關稅,遠遠超出中國光伏行業能夠承受的范圍。
太陽能玻璃“雙反”
2013年11月27日,歐盟委員會公布對華光伏玻璃產品反傾銷調查初步裁決,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光伏玻璃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6個月。此次初裁結果為抽樣企業的臨時反傾銷稅率為17.1%~39.3%,合作企業的平均稅率為38.4%,其他企業的稅率為42.1%。
歐盟“雙反”
2013年12月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歐盟光伏反傾銷與反補貼案終裁公告,除價格承諾企業外,對我國光伏組件與電池征收47.7%~64.9%不等的雙反稅。該公告稱,2013年8月6日生效的價格承諾繼續有效,承諾企業增至121家,占我國調查期內對歐盟出口總額的80%左右。
多晶硅“雙反”
2014年1月20日,中國*發布了對美、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終裁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2.4%~57%的反傾銷稅和0%~2.1%的反補貼稅。
美國第二次“雙反”
2014年12月17日,美國*公布了對華光伏第二次“雙反”的終裁結果。其認定我國大陸的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傾銷幅度為26.71%~165.04%,補貼幅度為27.64%~49.79%;中國臺灣地區的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傾銷幅度為11.45%~27.55%。和初裁結果相比,終裁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產品在美的補貼幅度有所上升,這意味著有可能被征收更加嚴苛的反補貼稅。
落地市場考驗成本控制
較之美國市場次對我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時行業的一片恐慌,面對此次“雙反”,光伏企業明顯淡定了很多。
光伏行業分析師鄭佳明告訴記者,在化市場的背景下,為數眾多的光伏企業以將工廠和銷售渠道外遷,同時加大對國外技術型光伏企業收購作為應對“雙反”的方式之一,這種落地“終端市場”的做法見效很快,也是目前光伏企業面對“雙反”的底氣之一。
美國、歐洲、日本及國外其他新興市場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這些市場落地生根,有助于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避免諸如“雙反”等貿易壁壘。但同時,也將面臨多方面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成本控制。
客觀而言,我國光伏企業在市場獲得巨大份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較低的商品價格。次“雙反”前的低價格主要依靠國內的商業大環境,在主要技術仍然來自國外的情況下,這種低價格的含金量有限。
“隨著輪‘雙反’的倒逼,國內光伏企業保持低成本的方式已經逐漸傾向為自主技術創新與技術導向性收購。”鄭佳明告訴記者,“這是落地國外市場所必需的,沒有過硬的自主技術和管理,落地容易,生根將會很難。”因此,落地市場在規避貿易壁壘的同時,高壓力下的生存環境也將對國內光伏行業整體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但業內人士表示,落地市場只是一種戰術思路,立足國內市場才是我國光伏行業發展的根基。
國內市場才是“終端”
光伏產業因為其自身特性而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經濟結構調整和能源轉型的意義重大。因此,簡單地將產業外移至國外顯然不是光伏產業發展的目的———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終端”在國內。
作為可有效利用的清潔能源,光伏產業成本持續下降將造福,而我國作為光伏下降過程中重要的推手,將光伏利用于國內市場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
正因如此,以輪“雙反”為契機,我國在政策層面出臺了多種利好國內市場發展的措施,而國內光伏企業和相關方面也給予了積極回應。由此,我國已成為光伏裝機增長快的市場之一。
作為新培育中的新興市場,不完善在所難免。業內人士議論多的問題有電站建設標準不完善、“棄光”現象、倒賣“路條”等等。
隨著能源主管部門年內密集出臺相關文件和支持政策,國內光伏市場正趨向完善。
鄭佳明表示,對于一個相對自由競爭的市場而言,行業發展難以完全依靠政策,不完善的地方仍然需要市場本身來逐步解決,而這需要明確的政策來給市場主體一個公平博弈的環境。客觀來說,相較于美國、日本等成熟的光伏市場,國內的光伏下游市場有待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各地,中國光伏產品已經成為當地主要光伏電力提供者。中國光伏產業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我們已經走出“技術在外、市場在外”的困局。今天,中國光伏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鏈創新優勢,步入精品發展新時代,為輸出質量佳服務優的中國高科技產品。
光伏經歷的那些“雙反”事件
美國次“雙反”
美國*于2012年10月11日公布的對華光伏“雙反”終裁結果顯示,凡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光伏產品必須繳納18.32%~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繳納14.78%~15.97%的反補貼關稅,遠遠超出中國光伏行業能夠承受的范圍。
太陽能玻璃“雙反”
2013年11月27日,歐盟委員會公布對華光伏玻璃產品反傾銷調查初步裁決,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光伏玻璃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6個月。此次初裁結果為抽樣企業的臨時反傾銷稅率為17.1%~39.3%,合作企業的平均稅率為38.4%,其他企業的稅率為42.1%。
歐盟“雙反”
2013年12月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歐盟光伏反傾銷與反補貼案終裁公告,除價格承諾企業外,對我國光伏組件與電池征收47.7%~64.9%不等的雙反稅。該公告稱,2013年8月6日生效的價格承諾繼續有效,承諾企業增至121家,占我國調查期內對歐盟出口總額的80%左右。
多晶硅“雙反”
2014年1月20日,中國*發布了對美、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終裁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2.4%~57%的反傾銷稅和0%~2.1%的反補貼稅。
美國第二次“雙反”
2014年12月17日,美國*公布了對華光伏第二次“雙反”的終裁結果。其認定我國大陸的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傾銷幅度為26.71%~165.04%,補貼幅度為27.64%~49.79%;中國臺灣地區的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傾銷幅度為11.45%~27.55%。和初裁結果相比,終裁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產品在美的補貼幅度有所上升,這意味著有可能被征收更加嚴苛的反補貼稅。
落地市場考驗成本控制
較之美國市場次對我國光伏產業進行“雙反”時行業的一片恐慌,面對此次“雙反”,光伏企業明顯淡定了很多。
光伏行業分析師鄭佳明告訴記者,在化市場的背景下,為數眾多的光伏企業以將工廠和銷售渠道外遷,同時加大對國外技術型光伏企業收購作為應對“雙反”的方式之一,這種落地“終端市場”的做法見效很快,也是目前光伏企業面對“雙反”的底氣之一。
美國、歐洲、日本及國外其他新興市場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這些市場落地生根,有助于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避免諸如“雙反”等貿易壁壘。但同時,也將面臨多方面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成本控制。
客觀而言,我國光伏企業在市場獲得巨大份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較低的商品價格。次“雙反”前的低價格主要依靠國內的商業大環境,在主要技術仍然來自國外的情況下,這種低價格的含金量有限。
“隨著輪‘雙反’的倒逼,國內光伏企業保持低成本的方式已經逐漸傾向為自主技術創新與技術導向性收購。”鄭佳明告訴記者,“這是落地國外市場所必需的,沒有過硬的自主技術和管理,落地容易,生根將會很難。”因此,落地市場在規避貿易壁壘的同時,高壓力下的生存環境也將對國內光伏行業整體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但業內人士表示,落地市場只是一種戰術思路,立足國內市場才是我國光伏行業發展的根基。
國內市場才是“終端”
光伏產業因為其自身特性而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經濟結構調整和能源轉型的意義重大。因此,簡單地將產業外移至國外顯然不是光伏產業發展的目的———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終端”在國內。
作為可有效利用的清潔能源,光伏產業成本持續下降將造福,而我國作為光伏下降過程中重要的推手,將光伏利用于國內市場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
正因如此,以輪“雙反”為契機,我國在政策層面出臺了多種利好國內市場發展的措施,而國內光伏企業和相關方面也給予了積極回應。由此,我國已成為光伏裝機增長快的市場之一。
作為新培育中的新興市場,不完善在所難免。業內人士議論多的問題有電站建設標準不完善、“棄光”現象、倒賣“路條”等等。
隨著能源主管部門年內密集出臺相關文件和支持政策,國內光伏市場正趨向完善。
鄭佳明表示,對于一個相對自由競爭的市場而言,行業發展難以完全依靠政策,不完善的地方仍然需要市場本身來逐步解決,而這需要明確的政策來給市場主體一個公平博弈的環境。客觀來說,相較于美國、日本等成熟的光伏市場,國內的光伏下游市場有待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各地,中國光伏產品已經成為當地主要光伏電力提供者。中國光伏產業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我們已經走出“技術在外、市場在外”的困局。今天,中國光伏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鏈創新優勢,步入精品發展新時代,為輸出質量佳服務優的中國高科技產品。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儲能硬核大展來襲!超50家國際買家團、300家采購團數億采購四川國際儲能展
5月15-17日,第三屆中國國際儲能產業博覽會(簡稱“四川國際儲能展”)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2014-12-23 13:54:16
- 14060
-
國家電投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將助力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
4月2日,國家電投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數字信息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電力業務深度融合,促進能源電力產業智慧升級,助力國家電投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 2014-12-23 13:54:16
- 15399
-
2025年5月15-17日,中國儲能風向標專業大展,第三屆中國國際儲能產業博覽會(下稱“四川國際儲能展”),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2014-12-23 13:54:16
- 1801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