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
窄波平板測速雷達是道路車速檢測雷達,利用多普勒原理檢測或者回波的車輛,實現對道路車輛速度的實時檢測,并通過通訊接口把這些信息傳輸回來,為實施智能交通管理提供所需交通信息。


此外,該傳感器很適用于例如火車緩行的速度信息采集。
2、簡介
雷達為一種測速雷達設備,其工作原理為雷達所發射的高頻信號照射在其作用范圍內的移動目標反射時改變頻率值(多普勒效應)。這種多普勒頻移正比于移動目標的速度。
該測速雷達的主要特性為狹窄的輻射場型,保證狹窄的探測區域。被監控的目標車進入狹窄的探測區域之后,雷達測速儀發送觸發信號,通過RS232通訊協議與外部控制設備(計算機)連接。
測速雷達產生中心頻率24Ghz的電磁波發射出去,目標回波和發射機直接耦合過來的信號加到接收機混頻器內。在微波傳播到目標并返回天線的這段時間內發射機頻率較之回波頻率已經有了變化,因此在混頻輸出端就出現了差頻電壓,后者經放大濾波后進入數字信號處理單元。由于差頻電壓的頻率與目標的速度有關,所以經數字信號處理后就可以得到速度。

測速雷達原理示意圖如上圖所示。如果測量車速,安裝于道路的正上方發射出在平行于車道方向均具有一定張角(發射角和方位角)的微波波束在路面投影出橢圓形微波“陰影”,微波束經路面和車道上的車輛反射后被雷達接收,通過混頻產生差頻信號,由于差頻信號頻率與車速相關,而信號強度與車輛是否存在相關,這樣通過一定的數字信號處理便可以得到該車的速度信息。雷達發射波束角度為水平界面不大于 5°;垂直界面不大于 6°,投影到地面的監測范圍為長度2m~4m,寬度不大于2m,檢測范圍占據監測車道的 2/3,因此雷達只對監測車道的車輛速度進行檢測,對相鄰車道的車輛不檢測。
測速雷達采用的是中心頻率為24GHz的微波信號,因此具有高頻微波的所有特性。

綜合來說主要有以下特點:
- 自主研發,通過RS232數據輸出接口和協議;
- 安裝方便,維護簡單。測速雷達可以側向安裝于道路邊,也可以安裝在車道的正上方;
- 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性能同樣出色。窄波雷達不易受風、雨、霧、冰雹等影響。
與其他測速雷達相比,測速雷達具有以下的優點:
- 中心頻率24GHz。這是自由使用頻率,也符合ISM及歐盟關于車流量檢測雷達的標準;
- 有兩種類型的檢測自動切換,車速模式和雷達回波模式;
- 在惡劣的環境下仍可以正常工作,具備自檢功能;
- 結構是防水抗撞機箱,包含高頻發射器、微處理器和數據處理交換電路板,全部安裝于密封外殼內。
3、技術參數
- 天線類型:平板型微帶陣列天線
- 工作頻率:15GHz
- 頻率偏離誤差:≤ ±45 MHz
- 天線波束寬度: 4°×6°
- 發射功率:5mw
- 工作溫度大于:-20℃~+60℃
- 工作濕度范圍:5%RH~95%RH
- 測速范圍:低速定制版(1~ 50)km/h
- 測速準確度:低速定制版1km/h
- 反應時間:26ms
- 方向信息:有
- 電源:12VDC
- 功耗:≤5 瓦
雷達數據通訊協議
串口通信協議
– 波特率 9600 比特/秒
– 停止位 1
– 數據位 8
– 奇偶校驗 無

車輛在進入檢測區域時觸發并給出速度值,共計4個字節,
FC、FB | 觸發信號,用于區別方向,其中FC:正向速度,FB:反向速度 |
FA、FD | 速度數據包前綴(FC對應FA,FB對應FD) |
S | 速度值,十六進制,單位KM/H |
00 | 內部字節 |
雷達測速是主動模式,不需要給雷達發送特殊命令,當有車輛經過檢測區域(不區分來向和去向),并滿足設定的限速及信號強度時,雷達會自動給出觸發信號。
也就是測來向(反向)車輛。車輛在進入檢測區域時,雷達就立刻給出觸發信號及速度值,格式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