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節能減排壓力越來越大。電力行業*面臨資源分布不均、發電模式單一、高峰時期供應不足以及各環節的損耗高等諸多問題。建設“智能電網”,正是充分利用過去20多年蓬勃發展的ICT(信息通信技術),打造以現代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點的現代電網。智能電網不但能*地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給zui終消費者帶來選擇的自由和利益;更重要的是,作為節能利器,它將成為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社會轉型的重要措施。因此,“智能電網”正獲得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并得到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國已經確立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指導思想,就是在確保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實現高壓、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優化、輸電和配電網絡的信息化,以及對電力需求響應的智能化。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在實現中國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中,智能電網的貢獻度將超過20%。目前,中國智能電網的建設才剛剛開始,還面臨政策、監管、技術和商業模式等諸多待解決的難題。
在過去的20多年,中國通信信息產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目前,全國1/3的人口已經接入到互聯網,近8億人擁有手機,現代通信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各個城市和鄉村,中國的發展歷程已證明,ICT通信信息服務*提高了政府、企業乃至全社會的運作效率。在中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過程中,ICT*有可能成為重要的使能器,為實現電網的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例如,電力傳輸網與配送網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充分借鑒通信網絡建設的經驗,如通信網絡在數據中心、骨干光纖傳輸、寬帶接入和所需的站址等基礎設施的部署方面積累了海量的實踐和經驗,這些經驗將能夠加速電力網絡在雙向通信、雙向線路的改造和整體網絡建設等方面的進度;電力網絡還可以借鑒通信信息網絡向智能終端、大容量管道和云計算演進的策略,采用電網分布式的信息存儲與計算、信息傳送以及智能電表綜合信息服務等,以實現電網的全面信息化。
今年上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聯合多家行業企業,組建了智能電網指導委員會,研究和發布了《加速智能電網投資》的報告。該報告對范圍內的90多個應用試驗項目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作為該委員會在ICT行業的代表,我認為這份報告值得智能電網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者參考和借鑒,特別是在以下三個方面:
*,智能電網與ICT充分結合,不僅能加速智能電網建設,也將為ICT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從華為參加的各類智能電網建設實踐中,我們發現兩者充分結合,能夠創造*的市場機遇。例如:在進行無線城市、智能城市和智能大樓等項目建設時,應當充分考慮智能電網的需求,這將擴大ICT行業能夠服務的領域;而在zui終用戶的用電環境中,電力公司有可能用智能電表實現對每個用戶的連接,甚至用智能電力線和智能插座實現對所有用電設備的連接,這里就蘊藏著利用這些連接來滿足家庭網絡及智能家居的需求。
第二,ICT行業需要針對電力行業的特點,持續創新以支撐智能電網的發展。傳統的ICT技術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人,而在電網中,ICT技術服務的對象除了人還有機器;因此,ICT行業需要充分理解電力行業的生產和管理流程,在M2M(機器到機器)通信方面進行持續的創新,構建適合電力系統需要的傳感網和信息網。以傳感網為例,由于電力設備所處的環境通常比較惡劣,這就需要結合ICT對傳感網絡和終端進行改進和創新,使之具備更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第三,建設好智能電網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消除電力行業與ICT行業之間的知識壁壘。實踐證明,知識結構的不同導致兩個行業間的溝通存在障礙,而這非常不利于跨行業的技術共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消除知識壁壘:1.加強跨行業溝通與交流,促進雙方在戰略、業務、網絡和產品等多個層面的相互理解。2.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兩個行業間的人才流動,以加速知識的傳遞和雙向流通。3.建立跨行業的聯合創新機制,從而實現更緊密的合作與知識共享。
公司名稱:上海蘇特電氣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56479692
傳 真: 56477760
郵政編碼:200443
手 機:
聯 系 人:徐壽平
公司:www.cnsute.cn
:sute@56412027.com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