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常州市橫山橋鎮的常州恒鋅禹晟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總監馬培震正在查看危廢桶情況。“危廢桶滿了,常州永葆綠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就會上門,運走處理。”馬培震說,自從享受“綠島”政策后,每年危廢處理費用減少了一半。
在常州經開區,通過政府引導、多元投資、產業協同的創新模式,這里將分散的環保壓力轉化為集約化治理效能,串起一條覆蓋固廢處理、危廢管理、廢水凈化的全鏈條生態產業鏈,探索“治污降碳、循環共生”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共享治污,激活產業集群
恒鋅禹晟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生產鋰電池隔膜涂布設備,每年會產生2噸沾有工業油脂的廢棄手套。這些廢棄物介于工業廢物和生活廢物之間,但因為量太少,自建一套處理設備成本過高,如果簡易治理,難以實現穩定達標。馬培震說:“每當需要處理時企業便頭疼不已。”
3年前,恒鋅禹晟搬進橫山橋智能裝備產業園,2公里外就是永葆綠源。每年只需繳納2000元排污費,永葆綠源的工作人員就會上門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廢棄物,企業則可以全力以赴忙生產。
不光是恒鋅禹晟,一家地板企業的負責人許淵告訴記者,永葆綠源派出“環保管家”,跟企業對接危廢品處置工作,提升企業風險防控能力。
類似的故事在遙觀鎮前楊工業園區上演。集中式工業廢水預處理項目日處理能力達2000噸,惠及150余家中小企業,廢水經分質預處理后,再進入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破解了“點源多、水量小、水質雜”的治理難題。
目前,全區已建成4個“綠島”,覆蓋固廢收集、廢水處理、噴涂等,在建2個項目將延伸至電鍍、涂料行業,形成“綠色群島”效應。
循環共生,產業鏈上演“綠色革命”
如今,常州經開區構建起了“園區級”循環經濟網絡。
常州經開區表面處理循環產業園開工建設,以“電鍍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將分散的100條產線集中入園,廢水分類處理、重金屬回收利用。園區還將建設數智化管理平臺,實現能耗與排放實時監控,推動傳統電鍍向綠色智造躍升。
在橫林鎮,玥輝環保公司負責人湯建介紹,橫林周邊的中小微企業,以家居企業、機械加工企業和電子科技企業為主。同類別的企業,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性質往往相似。“我們的專業固廢運輸車隊會上門統一收集、打包清運和處置,相當于將‘私人門診’變成‘集體會診’。而企業減輕了人力、財力,可以心無旁騖忙生產。”湯建說。
產業鏈同樣在縱深拓展。湯建介紹,再生金屬直供某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廢塑料再造組件用于光伏板支架,形成“固廢變原料、減排創效益”的良性循環。“第一批淘汰的新能源汽車的電芯可用于家庭儲能設備,實現‘退役電池’變‘移動電源’,類似地還有廢木材加工成生物質燃料顆粒,每噸可減排2.5噸二氧化碳、廢塑料再生利用減少石油消耗,塑料減排1.5噸碳排放。”
站在“十四五”循環經濟規劃與“雙碳”目標交匯點,以共享治污為聯結,構建閉環產業鏈,常州經開區還在探索汽車電子、新能源、綠色家居等產業與再生資源板塊融合。
生態反哺,“工業傷疤”變“城市綠肺”
產業“含綠量”的提升,為生態修復注入動力。
蟲鳴鳥叫、野鴨戲水、白鷺掠過水面······是鳳章夫婦帶著孫子、孫女在這樣的場景里散步,悠閑自得。是鳳章是芳茂村人,步行至芳茂山生態整治一期工程需十分鐘,這里成了他們常來休閑的場所。
芳茂山又稱橫山,拱穿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縱貫南北綿延數十里。曾經一度,芳茂山周邊的林帶遭到破壞、水域缺乏連通、巖石宕口裸露,讓“芳茂”之名失去了顏色。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橫山橋鎮圍繞生態課題推進系統治理,深入開展芳茂山生態修復,打造山脈連體、山水環繞的綠色空間。
更多實踐在常州經開區鋪開:宋創湖通過三期濕地改造,水質從劣V類躍升至Ⅲ類,80%的鳥類從“過客”變為“常住民”,將“口袋公園”和濕地公園串聯成“綠色動脈”,讓工業區變身“天然氧吧”。
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在宋劍湖湖畔發展起來的宋劍湖光電科技港,依托近零碳園區標準,吸引昊升電機等綠色標桿企業入駐。
從“蘇南模式”到“綠島模式”,常州經開區的實踐表明:綠色發展不是負擔,而是機遇。通過政府引導、技術賦能與產業鏈協同,生態治理與產業升級實現了“兩難”變“雙贏”。這片土地正以綠為筆,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工業新圖景。
常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主編:孫健
審核:劉萍
編輯:張黎
版式:張晨
原標題:“共享治污 生態賦能” 常州經開區繪就循環經濟新圖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未來十年,環保行業的高潛力賽道集中在環保材料、固廢資源化、碳中和技術、智慧環保和新興應用場景等領域。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聚焦細分領域、提供定制化服務、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和國際化拓展等策略,從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 2025-03-26 10:23:02
- 15283
-
潤邦股份公告稱,公司因與業績補償義務人王春山的合同糾紛,向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請王春山支付2023年度的業績補償款合計5.56億元,并要求支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
- 2025-03-26 10:23:02
- 17039
-
600個!山東下達2025年省重大項目名單 涉儲能、氫能、固危廢、過濾設備等
1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下達2025年省重大項目名單的通知》,其中,涉及節能環保的包括2023-2025 年濟南市再生水利用工程,煙臺市區域儲能中心項目,沾化區 2GW 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三一重能五蓮縣 45 萬千瓦風電項目,博山氫能產業園項目,聯泓格潤 (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等。- 2025-03-26 10:23:02
- 1516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