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由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行。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出席論壇并講話。
吳孔明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吳孔明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農業強國建設目標,堅持“四個面向”,強化基礎研究、技術研發、集成配套和成果推廣應用全鏈條部署,推動體系、項目、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以高水平農業農村科技自立自強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一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領,力爭在核心種源等領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品,在高油高產大豆等品種技術裝備上盡快取得突破,著力催生一批具有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合成生物學等前沿和顛覆性技術。二要堅持以市場現實需求為導向,強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隊伍回歸公益性,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農村科技服務組織,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建設好、運行好現有的各級各類協同創新和產業支撐平臺。探索實踐產學研用一體、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的有效模式。三要著力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解決農業科技各自為戰、重復、轉化率低等問題。構建梯次分明、協作分工、適度競爭的創新體系。推動農業科研院校自上而下整合,聚焦主責主業,形成優勢互補的協同機制,高效配置科技與創新資源,提升整體創新效能。四要聚焦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推動構建農業領域各級實驗室,觀測實驗站和試驗基地平臺體系。以重大科技項目技術總師等為主體,發現和培養一批農業領域戰略科學家,加快建設一批世界重要農業人才中心與創新高地。五要不斷激發創新活力。深入推進人才、成果等分類評價,建立“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制度體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農業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
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202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2023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2023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2023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等專項研究報告,全面介紹了中國農業科研的發展態勢和所取得的進展成果。論壇發布會由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司長周云龍主持。(文末點擊鏈接下載論壇發布報告PPT)
周云龍 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2023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發布了《2023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報告,遴選了10項能夠充分代表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包括:發現協同調控水稻高產早熟關鍵基因、揭示玉米和水稻趨同選擇的遺傳基礎、構建首個番茄圖泛基因組、發現小麥中協助條銹菌感染的感病基因、首次揭示幾丁質定向生物合成的結構基礎、揭示豬血型基因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機制、揭示我國野生動物的病毒組特征、揭示土壤質量對作物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構建高效合成甜菊糖苷的細胞工廠、揭示不同森林恢復方式的權衡關系。
梅旭榮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202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發布《2023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競爭力穩居全球第一方陣。2018-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基礎研究取得長足進步,農業科技論文競爭力指數全球第一,農業專利競爭力指數保持全球第二。中國農業基礎研究已開啟“量質雙升”發展新階段。我國機構的科技論文競爭力優勢顯著,但機構專利競爭力優勢不足;中國繼續保持在專利產出和專利影響方面的優勢,海外專利保護能力有待加強。中國亟待加強領軍型農業科技企業的培育。
孫坦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2023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周清波發布《2023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報告,報告基于2018~2022年的SCI論文和CSCD論文數據,遴選出農業9大學科62個農業研究熱點前沿。報告顯示,中國在農業領域的研究熱點前沿總體表現持續領先,前瞻性研究活躍度持續增長且積極主動性大幅度提升,以往學科發展不均衡現象明顯得到改善,優勢機構集中度較高。
周清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
論壇還設置了“院士報告會”、“共建高校專題交流會”和“高油高產大豆育種青年科學家報告會”3項專題會議。論壇期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宣傳推介了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農業界和企業代表共1000多人參加現場會議,在線觀看達192萬余人。
(大會現場照片)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