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明星企業】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一邊向記者解釋將陶氏和杜邦合二為一后,再拆分成三家獨立公司的全盤計劃,一邊在白紙上寫下這樁交易所涉及的各個不同業務。
顯然,這項合并拆分十分復雜。在介紹接近尾聲時,這位陶氏化學(下稱新陶氏)執行官不得不略作停頓,尋求助手的提示。但他很快回想起來剛才遺漏了哪塊業務。
現年57歲的菲特林在去年3月出任新陶氏一把手。他的首要任務是按照既定計劃,將公司從陶氏杜邦這家臨時設立的聯合體中拆分出來,并在今年4月正式獨立上市。
2015年末,陶氏與杜邦宣布合并,公司更名為“DowDuPont”(陶氏杜邦),并決定在此基礎上分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分別從事農業、特種產品和化學材料業務。
按照分拆計劃,與陶氏杜邦脫鉤后,杜邦和陶氏仍會保留原有的公司名稱,但業務體系則與此前大相徑庭,前者將定位于特種產品,后者則專注于材料科學。
新年伊始,菲特林將海外訪問的首站定在了中國,這里是陶氏的第二大市場。他此行的任務之一,是回答中國媒體對于新公司的各種疑問。
菲特林在1984年加入了陶氏,三年前,陶氏與杜邦的世紀合并后,他隨之進入了新公司。
陶氏和杜邦分別創立于1897年和1802年,兩者的合并催生了一家市值約1300億美元的化工巨無霸,為當年*大化工業并購案。去年,陶氏杜邦在財富500強中*147位。
菲特林先是在陶氏杜邦擔任材料板塊的運營官,后又出任了新陶氏的執行官。他在陶氏的30余年職業生涯中,也曾經歷過諸多業務重組,但那些都比不上正在發生的這次。
被問及是否喜歡過去三年所發生的這場巨變時,菲特林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提到了這項交易帶來的積極一面,合并前,陶氏和杜邦在業務上擁有各自的優勢,借助這次交易,它們有機會獲得進一步提升。在菲特林看來,這是兩家公司選擇合并的首要原因。
合并后業務調整所帶來的顯著變化,是一家嶄新農化公司的誕生,它被命名為科迪華,由陶氏和杜邦的農業板塊組合而成。
在將陶氏和杜邦擁有的種子、作物保護等業務整合后,科迪華具備了立足于農化行業梯隊的實力,其年營收約為150億美元。
新陶氏和新杜邦公司,也將調整各自的業務版圖。
新杜邦將接手陶氏的水處理、電子材料以及食品營養等業務,原屬于杜邦的塑料包裝等板塊則被轉至新陶氏名下。
這番業務騰挪后,菲特林所*的新陶氏擁有了三大支柱板塊:包裝和特種塑料、工業中間品和建筑以及高性能材料和涂料,公司的產品則涵蓋塑料、聚氨酯、有機硅等。
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
新陶氏將是三家分拆上市公司中體量大的,但營業收入和人員規模都會小于合并拆分之前。按照目前的業務框架測算,新陶氏在2017年的營收為448億美元,較此前下降了19%。公司的員工總數為3.7萬人,約為交易前的三分之二。
如果說陶氏與杜邦的合并是為了強強聯手,那緊隨其后的分拆則意在讓公司變得更為聚焦,這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資本市場特別是激進投資者的訴求。Trian Fund和Third Point LLC等激進投資者是陶氏與杜邦合并拆分的重要推手。
菲特林提及,激進投資者們希望能從公司分紅和股價表現方面獲得更好的回報。他們同時要求企業更為聚焦自身的主營業務,合理地規劃投資方案,在保持市場地位的基礎上盡量降低運營成本。
去年11月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菲特林宣稱,新陶氏將是一家特別注重現金回報的公司,它會提高股東分紅并實施股票回購。公司每年凈利潤的65%將被用于這兩項計劃,這顯然是資本市場所樂于見到的。
新陶氏目前所處的業務發展階段,也為菲特林的這項主張提供了實踐的基礎。未來數年,新陶氏的資本項目支出將由此前的每年40億美元縮減至28億美元,降幅達三成,這緣于其在美國墨西哥灣和沙特的兩個大型上游化工項目在去年已完全建成投產。
菲特林稱,公司未來會將注意力更多聚焦于產業鏈下游的投資,美國和沙特兩座大型化工項目所生產的基礎材料,將被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產品,提供給制造汽車、手機以及護膚品等終端消費品的廠商。
這項策略也將應用于中國,新陶氏正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新建一座有機硅樹脂工廠,可用作美容、護理等產品的原材料,它將在2021年投產。
在農化板塊剝離后,新陶氏也因此無需承擔高昂的研發支出了。陶氏原本每年所花費的17億美元研發費用中,有7億美元被用于農業板塊,化工材料的研發占用約9億美元。
按照規劃,新陶氏每年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會高于2%,低于此前的2.9%。菲特林稱,如果以500億美元的營收計算,將會有10億美元用于化工材料的研發,這一數字并不會比過去遜色。
這項策略也將應用于中國,新陶氏正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新建一座有機硅樹脂工廠,可用作美容、護理等產品的原材料,它將在2021年投產。
在農化板塊剝離后,新陶氏也因此無需承擔高昂的研發支出了。陶氏原本每年所花費的17億美元研發費用中,有7億美元被用于農業板塊,化工材料的研發占用約9億美元。
按照規劃,新陶氏每年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會高于2%,低于此前的2.9%。菲特林稱,如果以500億美元的營收計算,將會有10億美元用于化工材料的研發,這一數字并不會比過去遜色。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陶氏化學表示,該交易有助集團提升部分非核心資產價值,以及可專注發展核心的化工業務。此前該公司于2020年9月出售了北美六處鐵路基礎設施資產。
- 2019-01-15 11:17:24
- 19554
-
陶氏化學執行官近期表示,該公司不打算繼續在歐洲進行聚乙烯(PE)擴張項目。陶氏化學停止聚乙烯項目擴張重要的原因就是產品銷量和利潤的下降。
- 2019-01-15 11:17:24
- 693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