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熱點關注

德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進程

2015-01-12 13:40:28中國電力網閱讀量:2579 我要評論


  【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新聞】在過去十幾年中,德國論是在風能、太陽能,還是生物能、地熱等領域,大都由德國企業主導,完成了從概念設計到商業化產品開發,從公司創立到市場擴張。



德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進程
  
  德國新能源產業取得的革命性進步,離不開德國政府在2000年4月份通過的《可再生能源法》。這部里程碑式的法律,如今已成為四十幾個國家相關法律的模板。在這部法律中,規定了新能源占德國全部能源消耗的比例終要超過50%,并為此制定了政府補助、新能源發電無條件入網、新能源與傳統能源非對等稅收等一系列非常規政策,全力扶植新能源企業發展。
  
  新能源政策:
  
  在政策方面,自1990年起,德國開始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體系。1991年德國制定了《電力入網法》,強制要求公用電力公司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奠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為重要的強制入網原則,德國開始進入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發展階段。2000年德國正式頒布《可再生能源法》(EEG),其核心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固定上網電價(Feed-intariff)制度,對推動風電、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外,EEG還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分攤制度,運營商承擔可再生能源電廠到電網的接網費用,電網公司負責電網的改造、升級費用,并負責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的整體平衡,在全網范圍內分攤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高成本。
  
  風電發展:
  
  在風電方面,截至2010年底,德國當年新增風電裝機155.1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2721.4萬千瓦,雖然受經濟危機影響比預期有所下滑,但新增裝機仍居*三,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由于2010年是少風的一年,風電發電量呈現2006年以來的低水平,為365億千瓦時。即便如此,風電在德國電力構成中的比例仍達到了6.3%。在海上風電方面,德國的海上風電從2009年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2009和2010年當年分別新增裝機6萬和10.8萬千瓦,累計裝機已達到16.8萬千瓦。2011年,德國新增風電裝機208.6萬千萬,累計裝機達到2906萬千瓦。特別是在2011年的12月,德國在可再生能源電力結構中的比例達到了20%以上。目前,德國陸上風電發展明顯減速,短期原因是由于歐洲銀行流動性的緊縮,導致投資的減少。*來看,隨著陸上風資源的不斷減少,海上風電正成為德國風電發展的主要方向。
  
  太陽能光伏發展:
  
  德國的太陽能光伏發展始于“千屋頂計劃”。該計劃制定于1989年,1990年實施,政府為每位安裝太陽能屋頂的住戶提供補貼。該計劃意在獲取安裝太陽能設備的經驗,使新住房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需求兼容,并鼓勵民眾消費太陽能。德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政策的沿革下圖所示,當前主要采用“上網電價”政策。
  
  清潔能源投資:
  
  2010年德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由2009年的20.6億美元增加至41.2億美元,位居G20國家的第二位,僅次于中國。德國投資大量用于分布式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使得德國一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8-9GW。此外,在風電方面,德國已經累計投資了47億美元。
  
  在德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700余個可再生能源合作社的約15萬公民社員,共同掀起了一場由公民掌控能源的公民能源運動。
  
  德國正式宣布放棄核電后,新能源投資增長迅速,其中不乏以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形式進行的私人投資。一場由公民投資、生產、消費的公民能源運動正在興起。
  
  2011年的“福島核危機”加快了德國的棄核步伐和新能源轉型戰略的實施。德國政府期望,在2022年前關停所有核電站并將新能源比重提高至35%;在2050年,將新能源比例提高至80%。
  
  目前,德國已有約15萬普通公民通過700余個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參與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與分銷。能源合作社的野心并非局限于自產自銷能源,近日,一家名為“柏林公民能源”(BürgerEnergieBerlin)的合作社已與柏林市政府合作,將在2014年下半年與現行運營商、瑞士電力巨頭Vattenfall共同競爭柏林市電網的特許經營權。
  
  德國在通往新能源的道路上又荊棘有坎坷,但一定會繼續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展下去。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